一、事件分析
設備簡況:
3號機組于1993年12月17日投產,3號汽輪機為東方生產的D42型亞臨界、中間再熱、雙缸雙排汽凝汽式300MW汽輪機。2010年3月進行了通流改造,改造后擴容為330MW。2000年進行汽輪機DEH控制系統改造,主機AST危急遮斷模塊采用上海產品,AST危急遮斷系統采 用兩通道四閥結構。
事前工況:
2019年12月3日11時41分,3號機組發(fā)電負荷190MW,工業(yè)供汽140t/h, 采暖供熱102t/h,總折算負荷259MW,主汽壓力16.05MPa,主汽流量782t/h,凝汽器真空96kPa,機組運行方式為協調控制、AGC“O”模式。EH油泵B運行,A泵 備用,EH油壓 14.3 MPa, EH 油溫 46.0°C。
事件經過:
2019年12月3日11時41分35秒,運行人員進行3號機組主機AST電磁閥定期活動試驗。
11時41分41秒,點擊AST1試驗按鈕,進行活動試驗。
11時41分42秒,掛閘狀態(tài)消失,63-2/ASP壓力低開關動作,ASL1、ASL2、ASL3
掛閘開關動作,高壓主汽門瞬間關閉,中壓主汽門關至80%,高、中壓調門全關。11時41分51秒,機組負荷到0MW。
11時43分21秒,發(fā)電機逆功率保護動作,汽機跳閘,鍋爐MFT。運行人員進行停機后操作。
首出保護為“發(fā)電機逆功率保護”動作。
停機后,模擬進行AST活動試驗,試驗AST1、AST3時現象與上述相同,試驗AST2、AST4時掛閘狀態(tài)正常。初步判斷AST2或AST4閥存在漏流,采用備用電磁閥對AST2、AST4閥進行更替試驗,確認AST2存在漏流。
對63-1/ASP、63-2/ASP、ASL1、ASL2、ASL3開關進行定值校驗,全部合格。
查閱11月19日EH油化驗報告(每月化驗一次),除泡沫特性稍有超標,其它指標正常。
查閱歷史曲線,AST電磁閥動作時EH油壓由14.3MPa降至13.8MPa,EH油泵電流由26A升至38A。跳機前和開機后EH油壓、EH油泵電流無明顯差異。
原因分析:
1、直接原因:AST2電磁閥存在卡澀,造成關閉不嚴密、漏流。事后解體檢查發(fā)現滑閥在1.6 mm行程處卡澀(設計行程2.5mm)。
機組在正常掛閘狀態(tài)下(掛閘油壓>7MPa,本次AST電磁閥試驗前,ASP壓力低報警信號未發(fā)出(報警值為4.2±0.2MPa),壓力低開關63-2/ASP未動作,試驗允許。在進行AST1電磁閥活動試驗時,AST2電磁閥存在卡澀,造成關閉不嚴密、漏流,形成安全油泄油回路,致使安全油壓降低至掛閘油壓動作值以下,造成高壓主汽門、高中壓調門全關,引發(fā)機組跳閘。
AST2電磁閥泄漏原因:通過對該閥進行解體確認滑閥卡澀,卡澀原因為油中有細小顆粒沉積。機組頻繁啟停,不可避免的造成EH油系統死角中微小顆粒雜質受到沖擊,進入系統循環(huán),引發(fā)電磁閥磨損、卡澀等現象。
2、間接原因:AST遮斷系統無壓力顯示,無法判斷AST電磁閥是否存在內漏。
暴露問題:
1、風險辨識不到位,沒有排查出AST試驗中因電磁閥內漏造成跳機的隱患。
2、按照汽機技術監(jiān)督規(guī)定,AST電磁閥活動試驗每周進行一次,按照化學技術監(jiān)督規(guī)定,每季度進行一次EH油油質化驗(我廠實行每月進行一次化驗),試驗周期和化驗周期不對應。
3、現有系統中無有效檢測設備,在試驗前無法判斷AST電磁閥不嚴密、卡澀等異常情況。
4、設備壽命管理存在差距,長期服役設備未進行更新。
防范措施:
1、進一步開展隱患排查,舉一反三對其它試驗類工作進行排查,防止因試驗引發(fā)不安全事件。
2、在現有基礎上,對EH油質提高一個等級進行管理,EH油油質未達到NAS4級不允許進行試驗。
3、AST危急遮斷模塊加裝壓力顯示表計,并完善運行規(guī)程相關內容。
4、加強設備管理,設備分級管控,制定方案對超期服役的設備分批次進行更換。
二、防范措施落實表
1、進一步開展隱患排查,舉一反三對其它試驗類工作進行 排查,防范因試驗引發(fā)不安 全事件。
2、在現有基礎上,對EH油質提高一個等級進行管理,EH油 油質未達到NAS4級不允許進行試驗。
3、AST危急遮斷模塊加裝壓力 顯示表計,并完善運行規(guī)程相關內容。
4、加強設備管理,設備分級管控,制定方案對超期服役的 設備分批次進行更換。
附件二曲線